诺奖获得者

屠呦呦(1930.12-)
抗疟中药青蒿素之母

浙江宁波人,药学家。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是中国大陆首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。
求学经历
1948
      1948年入效实中学高中部学习
    在校期间,她的认真执着给老师和同学以深刻的印象,后任清华大学教授的同学陈效中说她“读书很认真。而且只要她喜欢的事情,就会努力去做。"
      名副其实的“效实之家”
    其父屠濂规、舅舅姚庆三,兄长屠恒学,堂妹屠采采,表弟李定镜,后来与之结为连理的李廷钊及其弟弟李廷钺,加上大女婿毛磊,三代人都先后就读于效实中学。她始终记挂母校,在效实中学重大校庆之际,寄来《校友信息征集表》、邮件、专著等以示庆贺。
      良马千里走,壮士日夜心
    2007年,她将班主任应克孝先生的信件交给了同班同学,当时病榻上的应先生勉励学生“良马千里走,壮士日夜心”,这封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珍贵信函,见证了效实的师生情谊。
1950
      1950年,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
    1950年,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。
1951
      1951年,考入北京大学
    1951年,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,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 [3] ,专业是生药学; [9] 在大学4年期间,屠呦呦努力学习,取得了优良的成绩。在专业课程中,她尤其对植物化学、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。
      1955年,毕业于北京医学院
    1955年,毕业于北京医学院(今北京大学医学部)药学系,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(现中国中医科学院)中药研究所工作;
1959
        1959-1962年,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
      1959-1962年,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,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,深入药材公司,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,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,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,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。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,是《中药炮炙经验集成》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。
学术成就
  • 受传统医学启发研制新药
  • 神奇的青蒿素
  • 发现青蒿素
屠呦呦16岁时染病,治疗过程中对药学产生了兴趣。1969年参加“523”项目,担任其中“抗疟原中草药研究”课题组组长,开始了漫长的研究历程。她首先遍阅中医典籍,拜访老中医,收集了包括内服、外用、植物、动物、矿物在内的2000种方药,从中筛选640个,又缩小到100多个样本。中国古籍医书对青蒿的抗疟功能多有记载,屠呦呦将青蒿作为重点样本,但多次实验、复筛的效果不好。

她从东晋葛洪《肘后备急方》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”的记载中受到启发,认为古人以“绞”取汁,可能是为了防止高温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,于是重新设计低温提取等多种方案,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,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。

诺贝尔奖发言人曾准确地概括了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功之道:“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。”
上个世纪60年代,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,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,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屠呦呦受中国典籍《肘后备急方》启发,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,被誉为"拯救2亿人口"的发现。
2015年10月8日,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。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,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——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,获得对疟原虫100%的抑制率,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一条方向。
1969年,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,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。 1969年1月开始,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、本草、民间方药入手,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,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《抗疟单验方集》,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,历经380多次失败,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、不断改进提取方法,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。 [17] 1972年,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,一种熔点为156℃~157℃的活性成份,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。青蒿素为一具有“高效、速效、低毒”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,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。1986年“青蒿素”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(86卫药证字X-01号)。1979年获“国家发明奖”。
任职与荣誉
屠呦呦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、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,她在推动中医药抗疟上的成就已为国际公认。

      1978年她领导的“523”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

  • 1978

      2011年获被誉为“诺贝尔奖风向标”的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

  • 2011

      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

  • 2015

      201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

  • 2016

      2019年获共和国勋章

  • 2019

      在英国BBC的“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”全民票选中,屠呦呦和居里夫人、爱因斯坦、图灵并列为“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”。

  • 2019